“信用卡恶意透支”被重新定义_预警信息_㽭÷
首页 >  预警信息 > 正文
“信用卡恶意透支”被重新定义
  近期修改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在法律圈刷屏了。
  本次修改重点围绕“恶意透支”,今天请来浙江允道律师事务所主任叶斌律师,对《解释》的修改作解读。
  叶斌介绍,关于此次修改的背景,一方面是恶意透支刑事案件的量刑整体偏重,重刑率逐年上升,社会效果不太好;另一方面,实践中有的银行同时通过民刑两个途径追究持卡人的法律责任,有的银行向公安机关批量移送恶意透支案件,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另外,2009年的《解释》中关于恶意透支的规定,难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在司法实践中存在法律适用上的争议,需要进一步明确。
  现根据修改后的《解释》作如下解读:
  第一,恶意透支的认定要求更趋严苛,可能会较大幅度缩减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案件数量。所谓的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经发卡银行两次有效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
  《解释》中增加了“有效催收”的限定。从概念上对“恶意透支”予以限定,从“催收”到“有效催收”,不仅是在赋予银行的责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此前催收形式化导致刑事处罚范围的不当扩大。
  第二,明确了“有效催收”的具体认定标准,避免催收的形式化。
  《解释》对“有效催收”的具体认定标准予以明确,主要从催收的时间、催收的效果、催收的时间间隔等方面来加以认定。
  在实践的催收中,经常有发卡银行或催收外包公司,并未能将催收信息送达到欠款持卡人,导致催收认定的形式化。《解释》还要求发卡银行提供具有签名和银行公章的相关证据材料。所以,“有效催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的催收业务进行相应的规范与制约,避免催收的形式化。
  第三,提高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起刑点和量刑升格门槛。
  《解释》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起刑点提高至5万元,是2009年《解释》规定标准的5倍。同时,“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也相应提高了5倍,分别为50万元和500万元。
  入罪门槛和量刑升格门槛的提高,一方面顺应了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现状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改善当前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犯罪处罚面较宽、量刑偏重的实际情况。
  第四,进一步明确“非法占有目的”的推定规则,有利于缓解此前“一棍子打死”的认定。
  《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应综合持卡人信用记录、还款能力和意愿、申领和透支信用卡的状况、透支资金的用途、透支后的表现、未按规定还款的原因等情节作出判断。不得单纯依据持卡人未按规定还款的事实认定非法占有目的。
  现实中,如果持有人有稳定合法的收入来源,一直长期正常使用信用卡,个人征信正常,或者正常用卡消费导致透支,因客观原因导致暂时无力还款,事后立即与发卡银行沟通并说明事实情况并承诺随后尽力尽快还款的,此前容易被“一棍子打死”,进行入罪处罚,而在修改后的《解释》中,此种情形已被排除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之外,有利于缓解此前的机械适用。
  第五,确定了从宽处理规则,可争取不起诉、免予刑事处罚。
  《解释》进一步确定了从宽处理规则,只要恶意透支数额较大(5万元至50万元),在提起公诉前全部归还的,可以不起诉;在一审判决前全部归还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若行为人曾因信用卡诈骗受过两次以上处罚,或数额巨大或数额特别巨大的,则不在从宽处理之列。
  第六,有效界分了“真贷款”和“假透支”。
  该规定,是对形式上属于透支信用卡,而实际上属于发放贷款情形的界分和处理。以往司法实践中,对于此种情况能否认定为恶意透支,存在较大争议。
  《解释》规定,发卡行违规以信用卡透支形式变相发放贷款,持卡人未按规定归还的,认为不应适用恶意透支的规定来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