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盗刷信用卡案件分析_预警信息_浙江经济犯罪侦防网
首页 >  预警信息 > 正文
境外盗刷信用卡案件分析

  据重庆市公安经侦部门统计分析,2013年以来,该市共立跨境盗刷银行卡案件24起,盗刷地区涉及美国、俄罗斯、英国等9个国家,银行卡跨境盗刷案件渐呈高发态势。

  一、银行卡境外盗刷案件的主要特点

  (一)境外盗刷案件数量明显上升,比重增加。2014年1至4月,重庆市公安机关立银行卡境外盗刷案件14起,较去年同期增长93%,比2013年全年增加4起。境外盗刷占银行卡盗刷案件的比重由2013年1至4月的1.5%大幅提升至2014年同期的13%。

  (二)境外盗刷涉及国家范围广,美国、俄罗斯、英国成为银行卡境外盗刷的“高发地”。银行卡盗刷地区涉及美国、俄罗斯、英国、泰国、越南、保加利亚、西班牙、印度、菲律宾等9个国家。其中涉及美国的有6起,占比25%,比重最大;涉及俄罗斯、英国的分别有5起,占比21%。美国、俄罗斯、英国成为银行卡境外盗刷的“高发地”。

  (三)多笔、小金额,以 ATM取现为主。受银行卡境外取现、消费限额的规定,犯罪分子惯用分多笔、小金额的方式盗取资金。如其中一起案件盗刷笔数达到46笔,而在2013年以来的24起盗刷案件中有22起盗刷金额在3万元以内,占比92%。从盗刷方式看,15起案件为ATM取现,占比达到62.5%,其余9起为POS机消费或转账。

  (四)涉及银行范围广,信用卡盗刷占比高。上述案件涉及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等11家银行的24张银行卡,其中盗刷信用卡16张,占比66.7%,涉案银行中,既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又有地方性法人银行。

  二、凸显的主要问题

  (一)磁条卡安全性低,导致银行卡信息易于泄露。目前我国处于磁条卡向IC卡改造的过渡期,商业银行发行的卡片仍以磁条卡为主,而磁条卡技术简单、安全性不高、易被复制,不法分子易于窃取银行卡信息,使我国成为银行卡盗刷的高发地区。

  (二)境外盗刷调查取证难、打击缺乏合力。境外盗刷跨区域、跨部门特征明显,而受警力、经费等因素影响,公安机关境外调查取证工作存在难度,致使打击此类犯罪难度较大。据统计,目前前述24起案件均未破获。同时由于持卡人对证明系伪卡交易、本人对银行卡没有失去控制、密码泄露非本人责任等举证难度大,不易获得法院支持,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三)我国金融信息安全法律保护体系有待完善。从案件情况看,银行卡信息泄露主要有被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恶意窃取、持卡人自身保管不善和银行机构对持卡人信息管理不善等方面。如果客户因金融信息泄露遭受损失后得不到有效救济,势必损害公众权益。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金融信息安全法律保护体系,金融信息安全内容散见《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反洗钱法》等法律规定中,尚未对金融信息给予全面保护,对因银行卡信息泄露引发的资金盗刷,其后续举证、损失承担、责任划分等问题尚无明确、统一的规定。

  三、工作建议

  (一)加强银行卡跨境盗刷风险提示,全面推进IC卡应用。

  针对目前银行卡跨境盗刷频发的情况,公安机关要向各商业银行揭示此类案件的作案特点、手法和可能泄露银行卡信息的风险点,促请人民银行从发卡、受理、交易、信息存储等方面加强风险控制,引导商业银行提升银行卡风险管理水平,加大对持卡人境外用卡的管控力度,建立盗刷应急管理机制以及风险处置流程。

  (二)加强跨地区跨部门合作,形成打击合力。当前信用卡盗刷等伪卡犯罪已形成国际化网络,仅靠一个国家单兵作战进行打击,难以取得实际效果。公安机关和金融管理部门、商业银行应就此加强合作,逐步推动建立打击信用卡犯罪国际合作机制,在网络安全、情报交换、证据获取和打击方面开展合作,遏制信用卡跨境盗刷泛滥态势。同时,公安机关内部要形成跨警种、跨区域联动,经侦部门要加强与网安、情报部门的协作,形成打击合力。

  (三)持续开展安全用卡宣传,进一步完善银行卡境外盗刷的纠纷投诉处理机制。一是通过宣传增强持卡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使用观念,防止被不法分子窃取银行卡信息。二是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完善银行卡境外盗刷的纠纷投诉处理机制,保障消费者权益。

  (四)完善我国金融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金融管理部门应对侵犯金融信息权利的救济、银行卡资金遭盗刷后的举证、损失承担、责任划分等问题予以明确规定,同时引导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规范金融信息的保存、管理和使用,防止金融信息泄漏。